发布日期:2025-08-17 06:08 点击次数:187
暑期在家念书,将廖奔先生的《中国戏曲史》与叶长海、张福海先生的《中国戏剧史》以及日本学者田仲一成的《中国戏剧史》对照着读了一遍,对戏剧史量度有了直不雅的感受。今天,上海书伸开幕。我是上海书展的常客,每年都会过问。早年是带着我方的孩子一皆去,一方面我方买书,另一方面是让孩子感受一下书市的恢弘场地。这些年我动作书展嘉宾,为我方的书以及一又友的书吆喝、恭维。但在我的书展嘉宾阅历中,还莫得为戏剧方面的书站队、恭维过。本年受到邀请,为一册戏剧方面的书作念嘉宾,我感到既不测,又欢欣。
《芳华〈牡丹亭〉》书封
中国作协的何建明副主席与信世杰师徒两东谈主合写了一部长篇酬报文体《芳华〈牡丹亭〉》,江苏凤凰文艺出书社出书。凤凰文艺社的傅一岑关联我,但愿我动作嘉宾,出席上海书展的新书读者碰头会。我很欢欣清爽了下来。何主席是练习的一又友,他主握作者出书社以及中国酬报文体学会时,出过不少有影响的书。此次的新书,是故意为家乡苏州写的,先容苏州昆剧院的芳华版《牡丹亭》。
近些年因为责任相关,我宣战戏剧的契机相比多,昆曲当然是少不了的。上海昆剧团的戏,看过不少,包括像《牡丹亭》这么的经典剧目。北京的北昆和南京的江苏省昆剧院的戏,也不雅摩过,其他还有一些昆曲名角个东谈主专场上演的折子戏等。昆剧是寰球非遗初次评比的榜首名目,受到社会热心。出书社事先将书快递给我,我先睹为快。20多万字的酬报文体,将苏昆的《牡丹亭》放在昆曲600年历史长河中来讲明。读了何建明、信世杰的书,让我叹惜昆剧艺东谈主的不易,芳华版《牡丹亭》是阅历了好多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的见效。
书展行为海报
另外,恰巧手头有着曾创办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的郑培凯教师送我的《昆曲传承与文化革命》一书。郑培凯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曾任香港非遗臆想委员会主席。他师承史景迁,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量度。他送我的这部书中,有一篇是斟酌昆剧芳华化与贸易化的问题。眼卑鄙行的一些新编昆曲剧目,舞台背景和服装策划过于花费,所有这个词这个词演剧反倒是弱化了,上演像走秀,喧宾夺主,经费开销也比平淡的上演要多。
《烟雨江南茶酒楼》
我每年过问上海书展,都有新成绩。我见到我给一又友作念序的一册书——《烟雨江南茶酒楼》(沈嘉禄兄的新作),也出现时上海书展上,这是一册对于沪上菜肴的书,相等意旨真谛意旨真谛,值得一看。
本文作者杨扬